项目上结构BIM模型的创建与其应用需求是相对应的,不阶段的使用都对应着不同深度的等级BIM模型。为了满足不同阶段的结构BIM模型应用需求,为了合理控制结构BIM模型创建工作成本,我们在做结构BIM模型创建前期都需要做合理的创建流程与方案,来保证模型创建进度、质量与应用效果。
以常见的项目结构BIM模型元素为例,包括结构墙、结构柱、结构梁、结构楼板等,下面给大家介绍项目级结构BIM模型的创建常见分为哪几个阶段与其对应的精细度包含哪些内容。

项目结构BIM模型涉及阶段
根据项目BIM应用的整个过程划分我们可以将项目级结构BIM的创建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模型几何信息:模型构造分层明确,厚度、高度尺寸准确、平面定位准确,标高定位准确。模型非几何信息:结构模型混凝土强度等级准确;构件配筋的直径、强度等级及间距进行准确添加(主要体现在信息标识中,不一定要精细模型体现)。
第二阶段:模型几何信息:按结构构件配筋信息进行钢筋建模,保证配筋的直径、弯锚固、搭接方式、强度等级及间距准确。结构BIM模型应该与其他专业的模型进行整合、碰撞检查、调整优化。注:结构钢筋BIM模型的创建工作量非常大,对软硬件设备要求高,项目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性创建,比如复杂的施工节点制作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该应用。
第三阶段:该阶段主要体现为应用管理阶段、模型交付使用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模型交付后对运营管理的需求。主要工作量体现为:信息的添加(混凝土供应商、钢筋供货商、施工班组信息等等)
文章来源:https://www.bims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