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网校

BIM模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021-05-27 14:16发布

对于BIM模型的基本理念,相信不少学习的人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针对BIM能干什么问题,如果扩展开来讲,其实还有无限多种可能,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它的应用场景是无处不在,贯穿于整个建筑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很多人都对BIM的意义有着深入的理解,但是当下客观的现实是:BIM技术的推广似乎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它在行业内似乎并未形成广泛的共识。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在哪儿?


依照笔者的理解,BIM在整个产业链中价值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标准化和开放的数据。BIM发挥作用的核心是对数据的利用,但是当下的行业现状只是为了得到一个BIM模型而去建立一个BIM模型,而并非通过BIM模型解决建筑工程产业链当中具体遇到的问题。这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的限制。


(1)专业间,产业链间各个环节的数据互通交互的数据存在标准化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阶段,各个专业间对建筑物的描述的准则是不同的。例如建筑专业是从建筑的外轮廓线,建筑标高,隔断墙体的维度去描述整个建筑的,但是对于结构专业来说,是通过梁板墙柱支撑等这样的维度去描述建筑的。虽然这之前有些内容是重合的,但专业间描述体系的不同,造成了专业间数据交互的障碍。要使建筑结构设备专业都在一套BIM模型下工作,那么各个专业间对建筑描述的准则必须统一,做到无缝的匹配。这与传统的设计思维中对建筑的定义必然会产生冲突,但是只有在一个框架下分别进行各个专业的工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在设计阶段完成相关的设计之后,设计与施工的数据交互也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试想如果要实现工业化的建筑构件的生产,那么工厂内部的机械设备获取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同一款机械设备,它只可能识别其中的一种或者某几种数据的格式。那么,BIM模型提供给工厂的数据一定是要符合相关设备运行的要求的。正如在当下的设计流程中,设计师通过图集规定的平法来表达施工图,施工单位再通过平法来建造相应的建筑。那么在数字化的流程中,BIM模型到加工设备之间也需要相应的“图集”,只是这个“图集”是集成在可互通的BIM标准当中的。


总的来说,如果要BIM模型的数据流在整个产业链中顺畅地流动起来,那么就需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获取和识别BIM模型的数据,并加以利用。当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系列的BIM模型数据标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也主编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2018和《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等规范。说明行业内数据标准化的动力其实还是很强的,但是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不是适合整个行业的情况,还是需要通过实践检验的。



(2)轻量化的BIM模型定义系统以及开放数据的问题


目前BIM领域内运用范围最广泛的软件是revit,在最开始的几年甚至有人将它与BIM画上等号。但是笔者认为,revit并不是一个很好的BIM平台,主要原因就是它过于笨重。BIM模型定义系统的核心就是在一系列的三维构件上附加上专门的建筑相关信息。revit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它的代价就是高要求的系统硬件资源,耗费巨大精力建立的族库。基于revit平台建立的BIM模型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无疑是巨大的,以至于行业内很多同行都将单位内部的族库视为极其宝贵的知识产权,天然的建立起了封闭的藩篱。甚至这样的BIM平台对BIM的推广甚至是种阻碍。


另外,当前revit虽然提供了sdk,使高级用户有各种api的空间,但是笔者仍然认为revit是一款相对比较封闭的软件。纵使revit开放了二次开发的接口,但是这只针对于小部分有编程能力的设计师。在掌握软件基本操作的门槛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又有多少设计师会去真正尝试用它来进行二次开发呢?因此,对于revit来说,想要真正发挥它所建立BIM模型所囊括的数据的价值,门槛还是很高的。如前所述,BIM模型的价值体现就是如何运用其所包含的数据,BIM模型中的数据是否能够方便地获取是衡量BIM平台是否优秀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这个方面上,revit无疑设置了一个很高的门槛。


因此,优秀的BIM平台应该是轻量,并且开放的。所谓轻量,就是用户能有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包括时间成本上的代价和硬件成本上的代价,就能很便捷的定义出一个符合当前专业以及下游专业需求的BIM模型。同时,设计师也能够很方便地从这个BIM模型中获取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加工,分析和交互。


BIM思维的更新


BIM带来的远远不仅是设计施工资料数据形式的变化,更是一种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方式的变化。而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思维的更新。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有的设计院正在开发基于BIM模型的结构平法施工图插件。通过BIM模型生成平面二维的图纸。这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倒退。三维的模型都有了,为什么我还要用二维的呢?没办法,审图需要二维图纸的存档,施工单位并未有BIM相关的技术储备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现状,迫使我们只能依照传统的设计施工的思维运作整个产业链内的各个环节,这对BIM效能的发挥,无疑是个拖累。虽然有BIM模型,但是本质的生产方式还是传统的,这就相当于跑在高速公路上的自行车,高速公路能提升自行车的速度,但是自行车速度的上限的决定因素还是人力。


要BIM真正发挥效能,前提必须是产业链的局部,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摒弃传统的二维的思维,用BIM的方法来解决设计施工当中实际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设计单位为龙头,建立基础的BIM模型,再将这个模型依次传递给施工单位和运维单位,从整体上节省产业链各方的时间成本。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很多的配套。但是,现在相关的契机正在慢慢出现,比如当下推广的epc模式,就为设计和施工流程中的BIM数据的传递提供了土壤,参数化设计的发展也为BIM模型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BIM的运用一定会如当下的cad一样普遍。


文章来源:https://www.bimsq.com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