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网校

谈谈BIM大规模应用的核心阻力在哪里?

2019-07-18 09:55发布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bim的发展我们如何看BIM技术和应用的真实现状?深刻认识到那些限制BIM大规模应用的核心阻力,能够让我们寻找突破点和突破条件,引发革命性行业跃变。


QQ截图20190718095457.jpg


限制BIM发展的核心因素首先给出一个关于产品价值的公式: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切换成本。对于BIM的应用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分析。
而对于BIM来说,切换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就是数字孪生中构建虚体数字孪生的构建成本,即平时大家所说的建模成本。
虽然我们说了很多数字孪生的好处和价值,即BIM“光鲜的一面”,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前提是,你必须先要构建一个数字虚体孪生。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是BIM的好处,例如生成效果图,VR三维漫游,碰撞检测,自动生成施工图,生成施工模拟,建造计划,成本计划,等等。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前面罗列的每一个应用背后都会对BIM模型和数据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构成了构建虚体孪生的成本。
我们自己的总结是“以项目应用来定义模型规范,以合规的模型来支撑项目应用和收益”。观点完全一致。
比如,如果我们只想用BIM来做可视化,那只要把材质外观属性表达正确,至于构件尺寸是否误差一些,是否构建那些看不到的部分,是否需要携带成本等信息,对可视化来说都无关紧要。这些都极大的简化了构建用于可视化的虚体孪生的成本。
但是大家要意识到,这个只用于可视化的虚体数字孪生(俗称效果模型)是不完整的(缺了很多看不到的部分),严格意义上也不是正确的(不能用于指导施工落地和生产加工),就是除了看效果,没有其它用途的,相应的也就减少了BIM“产品价值”,也就是虽然切换成本降低,但是“新体验”“新收益”大大减少,带来的是,价值减少,甚至可能为负数,最终很可能变成“BIM烂尾工程”。
结论是:如果只做基础建模,那BIM的价值就很小,不值得做。这里,重点强调了做多应用方向的模型的难度,限制了BIM的多应用,也就是说,建真正有用模型的难度,限制了BIM的发展。
对这一点,我表示谨慎同意。因为,还有一个方面的核心阻力,就是BIM的应用是强烈社会化的,在整个社会化体系中推动BIM的难度,是BIM的另一个核心阻力。
技术平民化
用一个最近两三年比较火的例子,短视频,来做类比。短视频为什么这一两年这么火?这里不会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但是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制作一个高质量短视频的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了。
以前有专业的视频制作公司去制作一般人做不出来的高质量视频。现在,随着手机摄像能力的大幅提高以及手机视频编辑软件技术的发展,一般的人稍微学习一下就能做出一些看上去很精美,在过去只有专业视频制作人员才能做出来的效果。
如果要突破上面分析的瓶颈---“多应用模型的难度太大”,需要对BIM技术进行平民化。要到达“BIM应用的春天”,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到技术平民化。


第一,三维重构技术缺乏简单易用并且精度高的三维重构技术,也就无法低成本的构建所需专业的完整并且正确的数字孪生。


第二,BIM建模技术。需要针对各专业出现简单易上手的BIM智能建模。最简单,最傻瓜式的就是“一键应用型”构建过程。同时,有丰富的库,同时应用库里的内容能做到一键化,傻瓜化,智能化,快速构建出完整并且正确的BIM全信息模型。


第三,BIM构件数字化技术。从各专业的角度,一个理想的状态是所有构件及部品部件的生产厂家有能力将他们所生产的所有构件和部品部件都能BIM数字化,并且保证正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BIM施工放样技术。“数字虚体孪生”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指导实体孪生的建造,也就是虚体孪生映射回实体孪生的过程。
一些建议
上面提到的技术突破和平民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些技术突破之前,BIM的从业者们该如何应对?选择适于使用BIM的项目来应用BIM,那么哪些适于,哪些不适于呢?
首先,是通过标准化、规模化能够“摊薄”成本的。
比如,万达对万达广场建立了高度标准化体系,而万达自己作为标准输出做到轻资产运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规模化程度和通过品牌的高溢价式经营。而高度标准化也“碰巧”满足了降低BIM应用成本这个条件,为BIM在万达广场这类建筑体建造过程应用提供了条件。
所以,当思考什么样的项目比较适合BIM应用的时候,首要筛选条件就是标准化程度,标准化程度越高,应用BIM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反之,应用BIM失败的可能就越大。
另外一类可以毫不犹豫用BIM的场景就是那些能够“设计-生产数字化打通”的场景,比如板材家具设计生产打通,装配式卫浴设计生产打通,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打通等等。
说到这里,我们认为作者说的有其正确的一面,另外一面,对于不太容易标准化的、不太容易数字化的,我们可以从“给人以标准化的培养、给工作以标准化的流程”,来增加固定成本团队的建立多应用、全信息模型的能力,提高产能、可控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提出的“知识体系”建设。
结束语意识到目前限制爆发式应用的最重要因素在哪里。只有看到这些关键限制因素,才能认清事实,找准突破口,全力以赴。


BIM社区(www.bimsq.com)是专业的BIM软件交流互动社区,权威专家编辑团队在线为您解答所有BIM问题。提供BIM软件、BIM考试、BIM工程、BIM证书及BIM技术等BIM问题解决平台。


文章来源:https://www.bimsq.com
赞赏支持